传统文化 - 分类主页

传统文化 - 链接

如何理解「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」的三层境界? - 知乎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0146527
简而言之: 看山是山是建构; 看山不是山是解构; 看山又是山是重构。 第一句的山是个概念或者是个表面,而第三句的山则是个系统。

非常中国节|冬至为何大如年?-思客

http://www.news.cn/sikepro/20231221/89ca014e3c7...

冬至节,春之先声也。不知觉间,2023年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冬至,已悄然来临。在古人的观念中,冬至阳气回升,是大吉之日,素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阴极阳生,否极泰来,冬至也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与思辨。时序轮转,回首一岁将满。在这美好冬日,让我们邀雪称庆,迎接崭新的一年吧!

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的汉字意蕴,历代赋予它们哪些内涵-今日头条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667157303142226...
“仁义礼智信”为儒家的“五常”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孔子提出“仁、义、礼”,孟子延伸为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,汉代董仲舒扩充为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后称“五常”。这“五常”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,他与五行说“金木水火土”,古人创作的“梅花篆字”、“梅报五福(平安、健康、幸福、快乐、长寿)”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。三字经之中的“曰仁义,礼智信。此五常,不容紊。”它们的提出,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,因此掺杂了一些思想糟粕,需要我们批判性地继承其中的精华。上溯远古,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的造字也颇有意蕴。